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财税类
财税类

全电发票时代“虚开虚抵”发票必须收手了,送你7个风险提醒

发布时间:2023-06-13 17:04:02   浏览量:

营改增之后,随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广泛使用,增值税抵扣相关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并且挖空心思去想着怎么样少交增值税。近年以来,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涉税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有些企业冒着风险,心存侥幸,做起了违法乱纪的勾当,不过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1
两虚(虚开虚抵)发票的内涵
  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以骗取出口退税或偷逃国家税收的一种发票犯罪行为。具体而言,两虚(虚开虚抵)增值税发票有三层含义:
  第一,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一定会产生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
  第二,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能是善意取得的虚开增值税发票,也可能是恶意取得的虚开增值税发票;
  第三,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不符合国家有关增值税发票开具规定的真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
虚开虚抵发票违法行为的9个基本动向
  动向一:呈现出从沿海地区虚开向内地大规模虚开转移。
  动向二:从经济发达地区向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动向三: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向虚开普通发票转移。
  动向四:从一般纳税人类型企业虚开开始向小规模类型公司也大量虚开转移。
  动向五:从大额大批集中虚开向分散成小额、分散到多个月份进行虚开转移。
  动向六:从虚开单一品名向多个品名进行转移。
  动向七:从单纯面向一家客户虚开向多家客户虚开转移,也就是客户离散度出现异常。
  动向八:从虚开货物类开始向虚开服务类转移。
  动向九:从原来的只有发票流的低级虚开向既有发票流、也有资金流、甚至伪造货物流的所谓“三流一致”的高级虚开转移。
 3
全电发票普及后企业面临的税收征管挑战
  全电发票推广后,我国将从“以票管税”迈入“以数治税”新阶段。这是税务管理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动态授信额度”对企业的税务合规提出更高要求。
  在“全电发票”的新规则下,企业一旦出现税务合规问题,开票额度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收入的持续和增长 。
  全量发票协同管理与纸票、电票一体化管理。
  发票的管理不能只着眼一点,要从进项、销项两方面进行发票管理措施的协同升级,既要保证对外准确无误快速开具电子发票,也要从企业内部加强收取电子发票的内控管理,保障电子发票使用合规,避免潜在税务风险。尤其对于大型企业及集团企业,其业务形态较多,机构组成复杂,对于发票的管理复杂度很高,需要极强的流程整合及系统支撑能力。
  “全电发票”持续推进,电子发票档案升级迫在眉睫。
  有机构预测,“全电发票”时代未来2年内,增专票电子发票将超过50%,增普票电子发票超过80%。这么多的电子发票的入账归档成为了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
全新征管时代的财税风险提醒
  1、营改增之前玩票是"钱的问题",营改增之后玩票可是"引火烧身",切不可盲目冒险!
  2、查账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查案必查票,企业经营中财务人员的底线:就是切记不要虚开虚抵发票,我们始终牢记三句话"开好票"、"做好账"、"报好税"!
  3、营改增后"过票"的春天落幕了,税控系统的升级,严格实行编码开票,一品一码、进销比对,对所有人发出一个警告!
  4、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必须填写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便于大数据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立刻监控到每一张发票的去向,虚开发票必须收手了,伸手必被捉!
  5、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记住:只要涉嫌发票虚开,量刑点为1万元,很多情况下,老板进去了,会计也跟着进去;老板出来了,会计可能还在监狱里面,切记不要拿自己的生命来赌博!
  6、从2016年1月1日起,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延长到了30年,基本上涵盖了会计人员执业的大半生,也大大超过了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不要企图你离职了,责任就会消失,记住:平平安安做个会计人,让企业放心、也让家人放心!
  7、企业正全面进入"税收强制规范"的时代,切记不要到处找票入账了,真实列支公司的支出与收入,真实地取得进项,并同样真实地开具销项,才能保证企业长久安全的经营下去,最终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
  合法合规是未来会计做账的必然趋势,真正意义上的减税节税才能让企业保持安全落地与着陆,单纯依靠虚开虚抵、虚列费用、虚挂往来等所谓的纳税筹划都将会将企业推向另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数据税收征管时代,需要我们企业提高税法专业技能、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业务财务有效融合、合理安排业务模式、重塑公司组织架构、注意防范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老板和财税人员来说,只有努力提高税法专业技能,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让业务和财务有效融合,并合理安排业务模式,重塑公司组织架构,还得注意防范税务风险,最终才可以安稳经营。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