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括宿州在内的皖北地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杨军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皖北地区正在高质量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起点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加快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杨军。徐国康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经济困难地区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杨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皖北全面振兴,皖北片区全部成为长三角正式成员,相继出台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给了皖北各地巨大的鼓舞鞭策、强力的支持帮助。
以宿州为例,近年来,宿州积极推动各类园区与沪苏浙深度合作,宿州高新区被列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平台,落户云计算产业相关企业1600多家;与上海共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张江创造+宿州制造”模式在安徽全省推广;与江苏省徐州市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共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所辖的四县一区也都与沪苏浙共建至少1个产业园区。
在升维承接,双招双引方面,宿州实施主导产业“链长制”,全年全域全面招商,总投资1000亿元的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300亿元的中鹰浆纸等重大点项目落地建设。全面启动与杭州市对接合作,谋划实施了“1+7”重点任务,连续举办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专题招商推介,宿州正在成为杭州产业外溢的新腹地。
在创新赋能,三产协同方面,宿州坚持把粮食增产保质作为重中之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整建制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去年销往沪苏浙农产品550多亿元。二产方面,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基地,成立云计算研究院、博士交流创业中心等。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6%、居全省第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3.8%、居全省第2。三产方面,连续实施商贸服务畅通、消费潜力释放等行动,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此外,宿州还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对标沪苏浙专项行动,选派年轻干部到沪苏浙园区或企业挂职,对标思想观念转变。推行“亩均论英雄”和工业“标准地”等制度,打造“宿事速办”综合服务平台,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宿州安心、舒心、专心发展。
“皖北地区的思维习惯正发生深刻变革,原来习惯纵向比,拿现在跟过去比,现在更多的是横向比,时时处处以沪苏浙城市为标杆,敢于跳起来摘桃子,此外,皖北的内生动力正发生深刻变革,摆脱了过去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情结’,不做传统思路的跟随者,更加坚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注重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实践。”杨军介绍,“十三五”时期,宿州市的GDP总量排名在全国就前进了38位,发展的质量、总量、均量得到同步提升。
虽然成绩明显,但是问题和挑战依然摆在眼前。杨军分析,宿州虽然是人口大市,但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优仍是最大短板;虽然是资源大市,但产业发展层次低与环境约束“天花板”相互碰头,政策回旋的空间小,结构不优仍是现实难题。
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力度,对皖北各市产业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倾斜,支持承担国家级试点任务、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皖北振兴等重大机遇叠加,各种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宿州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宿州广大干部群众信心满,干劲足,我们将锚定目标齐发力,为皖北振兴贡献宿州力量。”杨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