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淮南高新区在转型发展中蝶变

发布时间:2024-12-25 15:00:16   浏览量:

2024年,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落实“五大攻坚行动”为引领,锚定“建城”“兴产”两大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园区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度全省省级开发区考核中前进2位次,再次位列前30个被表彰之列;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考核首次进入第一档(排名第2);全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考核连续三年实现进位(排名第17);连续三年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获评“先进”等次。记者了解到,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淮南高新区坚持转型发展的结果。

图片2.png

狠抓项目建设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结构单一,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淮南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桎梏。没有退路可言,唯有在审视自我中解放思想,在思考对比中补齐短板,淮南高新区才能迎来转型发展的‘破茧成蝶’。”淮南高新区负责人说。

据介绍,淮南高新区在改革中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大数据三大产业链链长制,将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作为产业提质扩量的突破口,持续完善17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聚焦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协同发展思路,以开沃汽车、德力汽车为带动,以合创零部件产业园和万洋产业园为依托,全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全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积极推进淮南大数据基地建设,打造“两园、两中心、多平台”,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助力淮南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巩固新型显示产业传统优势,依托新型显示产业园,推动35个商显项目全面投产达产,努力打造极具影响力的智能显示产业集聚区。

2024年,淮南高新区压茬推进重大项目,新开工总投资60亿元的中环12GW高效电池生产制造、总投资55亿元的淮南高新区零碳示范园区、总投资37.55亿元的中柔年产50万吨绿色智能高精度高性能铝板带等重点项目46个;续建开沃商用车、德力专用车、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等项目70个;竣工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南区等重点项目28个。聚力推进产业招商,优化调整3个驻点招商组,锚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全年预计新签约重点项目51个,其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19个。建成投用合创零部件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淮南高新区万洋科技城项目,产业承载力不断提升。

深化创新培育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淮南高新区负责人表示,淮南高新区蝶变要强化科技赋能,高标准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淮南·闵行科创产业园、大气环境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本地转移转化,形成淮南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企业“双十双百”培育计划。大力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高成长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

据记者了解,2024年,淮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安徽省首批大数据产业园。全年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户,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14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户。加快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建设,已孵化企业58家。与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合作,组建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运营公司,累计签约沪苏浙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256亿元。建成高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淮南高新区还落实指标分解、专班推进、每月专题调度机制,全力以赴完成市下达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工业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大力实施企业培育计划,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户、限上商贸企业16户。

突出共建共享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12月2日,在人民公园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正紧锣密鼓抢工期、赶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淮南高新区淮河大道以东、春申大街以北、瓦埠湖路以西,总用地约126.89亩,总建筑面积约21.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3栋住宅、1座商业综合体、2层商业街区及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规划有超市、餐饮、影院、健身、娱乐、教培、购物等多种业态,建成后将成为淮南高新区新的商业地标。

淮南高新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高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强化“四中心一基地”战略定位,全力推进人民公园城市综合体、春申里商业街、文化发展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入探索“合作+集团化”办学模式,重点打造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安师大附属淮南高新学校两个合作办学样本,全力落实淮南实验中学山南校区、淮师附小山南校区集团化办学工作,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加快引聚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市高新人民医院今年竣工投用,围绕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等,全力打造全市医疗资源集聚高地。

目前,高新区已开工建设人民公园城市综合体、舜耕人才公寓、高新区核心区体育公园(一期)、工业污水处理厂、汽车综合服务基地等项目,计划投用春申里特色文旅商业街、高新区文化发展中心等。继续补齐医疗教育短板,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高中部、实验中学山南第一中学春分校区顺利开学,高新人民医院如期建成投用。持续保障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成立工作专班,每日开展夜巡检查,完成问题整改1062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高新区还在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涉企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落实营商环境改革各项任务,以开展“万家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加快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资金、用工、要素保障等共性问题,着力打造企业有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科技创新、绿色改造、数字赋能等专项政策,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全覆盖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优化完善民声呼应响应机制,不断提升问题办理质效。大力实施50项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一批邻里中心、菜市场、老年食堂等群众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据介绍,淮南市高新区在今年扎实推进50项民生实事行动中,25项考核任务全部完成,并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芙蓉苑二期项目竣工,青桐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落实“徽动消费·提振淮南”、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行动,发放、核销惠民消费券86.5万元。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发展稳定大局。

【谋划篇】

2025年,淮南高新区将聚焦主责主业,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投资增幅20%,制造业投资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健全“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权责匹配机制,继续落实领导包保、集中开工等项目推进机制,谋划开工建设合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领航智算中心等项目,加快圣龙新能源汽车驱动及热管理部件生产、淮南高新区人工智能数字产业基地等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开沃汽车、德力专用车生产、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淮南高新区零碳示范园区等项目全面竣工投产。

持续深化“双招双引”

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首位产业,围绕开沃、德力等整车上下游产业需求,以合创零部件产业园和万洋产业园为依托,强化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专业机构招商等,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继续抓好大数据、新型显示产业培育。依托省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和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强化项目招引、人才赋能,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提升招商软实力。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额77亿元,新签约项目51个。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

不断完善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争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加快推进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本地转移转化。继续落实企业培育“双十双百”计划,加快推进淮南·闵行科创产业园合作共建,着力打造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园区。

扎实提升城市品质

持续完善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高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快慢车道改造、水系生态治理等。开工建设B9地产开发,加快推进映月海棠、高新区核心区体育公园、汽车综合服务基地等项目建设,确保淮师附小民祥校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建成投用。持续补齐商贸设施短板,加快人民公园城市综合体施工进度,确保主体工程竣工;谋划以春申里商业街为中心,以高新区耒街、三和里美食街、拓基广场商业街等为辅助,打造夜经济聚集区、夜经济商业街区,持续提升高新区人气、烟火气。加快推进志高动漫产业园盘活利用、航站楼、长城国际历史问题处置等工作。

稳步推进民生工程

大力推进50项民生实事工程。持续做好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保障工作。谋划推进高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三和、武王墩、高铁等片区),稳步推进青桐苑等安置房项目建设。常态化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来源: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淮南市高新区供图)编辑 许正文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