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长三角 宿州拿出“硬核”举措
记者从12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我市印发《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省指导意见,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红利、最大势能,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以“上进生”的奋斗姿态创造性推动工作,纵深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省际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全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皖北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的指导思想,明确2027年、2035年总体目标,设置25项具体指标。
《实施意见》围绕区域协调、创新协同、产业协作、设施互联、开放共赢、生态共保、民生共享、机制创新等8个领域提出66条具体举措,设置18个重大工程专栏。
加快构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加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落实杭州宿州结对合作帮扶,深化重点领域合作。
深度融入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联合沪苏浙高校打造高质量创新平台,完善“揭榜挂帅”等联合攻关机制,推动科创金融良性互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预制菜、光伏能源基地,构筑具有竞争力的算力、物流、文旅度假节点,夯实具有带动力的人才、龙头企业支撑。
全面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打造“四纵四横”铁路客货运通道和“四纵四横一连”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水运航道、通用机场建设。深化区域能源水利合作,放大宿州区位优势。
打造皖北开放新高地。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吸引外资,实施更加积极的“走出去”战略。
携手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美丽宿州建设。推进跨区域大气、水环境、固废危废防治协作,加快跨界河流生态廊道联动建设。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具有皖北田园风光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推动公共服务联动合作。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推进与沪苏浙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资源共享,促进长三角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营造公平正义社会氛围。
推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对接。用好区域协调机制,推进跨区域制度协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干部人才交流、人才自由流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跨区域重大项目合作机制。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积极打造“四纵四横”的铁路客货运通道,建设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城际铁路、合肥至新沂高速铁路(泗县段)、淮北至宿州至阜阳城际铁路。推动萧县至徐州市域铁路、徐州至宿州至菏泽城际铁路(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北延萧县至丰县项目)、三门峡至亳州至宿州至洋口港铁路等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构建畅通高效的省际公路体系。积极打造“四纵四横一连”的高速公路通道,建成宿州至固镇、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宿州至徐州、徐州至砀山至商丘、宿迁至遂平高速宿州绕城段等高速公路。建成G237皖苏界至砀城北段改建工程、G311萧城至皖豫界段改建工程、S405萧县段改建工程、S224皖苏界至杨疃段改建工程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项目。
进一步畅通省际航道。建成宿州港埇桥港区蕲东作业区码头工程,加快建设徐洪河港口智慧产业园、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实现水运通江达海,增强航道通行能力及港口运营水平。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与沪苏浙公共服务联动合作,提升人民群众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通过设立分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我市办学水平。采取委托管理、建设分院、科室共建等方式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开展跨区域远程诊疗合作和公共卫生科技联合攻关。在省统一部署下,全面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居民服务“一卡通”、政务服务“一网通”。
营造公平正义社会氛围。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和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沪苏浙城市建立常态化企业用工信息共享机制和招聘互动机制,推进人力资源交流合作,推动就业服务一体化。积极融入诚信长三角,推进“信用+”等跨区域公共信用特色创新应用,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治理顽症。加强城市重大风险防控,学习借鉴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加强与徐州、宿迁等周边地市应急协作联动,统筹实现重特大灾害事故跨区域协同救援。协同建立长三角一体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